基本介紹
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變化,市場經濟已逐漸步入信用經濟時代。雖然現在信息高度發達,但是在自由市場中不同企業之間仍然存在一些信息壁壘,包括企業的財務狀況以及以往的履約情況,而正是這些信息的不對稱,造成了市場交易雙方的利益失衡,影響著交易的公平、公正原則。守信者暢通無阻,失信者寸步難行。那么在企業合作、企業融資、政府政策支持途中,合作雙方該如何更快增進雙方的信任呢?如何判斷一個企業的信譽度呢?這需要統一的標準來進行評判,企業信用評級也因此而誕生。認證機構的企業信用登記評價認證,它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信息的不對稱,降低了企業和市場各個主體間的合作成本,優秀的企業通過評級也能夠被發現和肯定。
標準特點
1、獨立性:信用評價應由具有法人資格的中立的評價機構獨立地進行。
2、市場性:各類企業和各種證券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營和使用的,他們的經營和使用
同市場經濟運行密切地聯系在一起。
3、系統性:信用評價是一項系統工程。
4、合法性:信用評價必須遵守國家有關法律和法規。
5、可靠性:可靠性是確保信用評價質量必須堅持的基本信條。
6、公正性:公正、客觀、實事求是,是信用評價必須遵守的首要原則。
7、咨詢性:信用評價評定的信用等級,雖是一種具有可靠性和權威性的信用公證結果,但它只能供委托方或投資者參考,不能使他們相信,更不具有強制執行性。
8、負責性:信用評價是一種中介服務工作,是一項責任心很強的工作。
9、公用性:信用等級能被市場的參與各方共享,用于各種目的需要。
10、時效性:信用水平的評定結論,作為一種信息,是在一定時間、一定地點。否則,將失去其可靠性,不具有權威性,起不到公證信用的作用。
實施意義
1、客觀、公正地表現企業的基本素質、管理能力、財務狀況,信用記錄等,是企業實力的有力證明,有利于增進企業之間相互信任、相互合作。
2、通過評價活動揭示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潛在風險,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情況。
3、可提高投標中標率,也是企業服務能力、投標信譽,綜合實力與競爭力的體現,在市場活動中不斷塑造企業的信用形象。
4、有效提高企業的信用意識和信用管理水平,形成良好的信用秩序和信用環境,有利于企業健康發展。